一文带你了解两化融合管理体系

两化融合贯标是国家战略中国制造2025主推的国家标准,是一项国家战略决策,目的是通过在企业内部推行并建立一套管理体系,形成企业长期推动两化融合的内在机制,实现企业工业化和信息化的提升,进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。但不少企业还不了解什么是两化融合、好处有哪些、条件有什么限制等等,今天擎标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。
一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什么
两化融合是“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”,是指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、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,走新型工业化道路,是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。

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是工信部在借鉴IS0 9000、1S0 14000等国际通行的管理体系基础上,总结提炼我国企业在信息化环境下创新发展的实践经验和规律,从而制定的一套国家标准,对提升企业的两化融合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。

两化融合

二、两化融合管理体系适用范围
该管理体系适用于所有企业,不分领域、行业、规模,是企业系统地建立、实施、保持和改进两化融合过程管理机制的通用方法,覆盖企业全局。
三、两化融合等级评定

两化融合贯标等级分为5个级别,其中A级最低,5A最高

两化等级

规范级A级
1、开展了信息(数字)技术应用,大部分达到了无纸化办公;
2、信息化系统能对企业流程进行管控;
3、流程之间形成连通(例如MRP运算、系统计时计件直接连通财务数据)。
场景级AA级
在A级基础上,可以达到某些模块的KPI计算,且能够按月稳定或者提升库存周转率、资金周转率、采购合格率、到货及时率等。
领域级AAA级
在AA级基础上,达到信息化系统和工业化设备的高度融合,系统不仅仅是数据的搜集,可以达到大数据的分析、决策引领或者可以为设备下达制定(智能排产、智能派单)。
平台级AAAA级
在AAA的基础上,能够创建上下游客户的共享平台,通过信息化的方式达到客供件管理、外协管理、远程外协下单、沟通URL链接等形式。
生态级AAAAA级
1、要求整个供应链(包括和产品相关的无限级供应商、外协厂商)都可以达到A级以上的两化融合标准;
2、达到系统统一化、监管统一化、监控统一化, 整个生态链呈综合平台式操作。
四、两化融合贯标的条件
两化融合管理体系(GBT/23001)中并没有限制行业和规模,但根据体系标准要求,应具备以下一些条件:
1、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注册的企业,财务状况和运营情况良好,成立时间一年以上;
2、对建立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有需求,两化融合工作具备良好的基础;
3、企业所属行业:生产制造类型企业,不限制产品所属行业;
4、企业人数: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人数在100人左右,如果是生产高度自动化的企业人数则无具体限制;
5、企业信息化建设:企业要有信息化系统或者将要上的信息化系统,包括ERP(企业资源计划)、PDM(产品数据管理)、SCM(供应链管理)、CRM(客户管理)、EDS (工程设计自动化系统)、MDS(经营管理与决策系统)、QAS(质量保证系统)、MAS(制造自动化系统)、MES(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)、OA(办公自动化系统)等;
6、财务保障:要求企业近两年对信息化工业化有持续的资金投入(包括生产设备、信息设备、服务器等);
7、信息化安全:企业要保障信息系统的安全,有独立机房的企业,制定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机房管理制度。
五、企业开展两化融合贯标好处
1、转型升级:通过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,引导企业实施运营体系变革,为企业构筑信息时代核心竞争力提供体系方法;
2、实力认证:企业两化贯标既是企业两化融合水平的直接体现,又是企业综合实力的一项认证(国家级工信部资质认证);
3、政策支持:大部分省市对开展两化融合贯标的企业给予贯标奖励,开展两化融合贯标的企业有利于得到政府政策支持;
4、增信提升:两化融合贯标资质将逐步成为银行金融机构授信、供应商遴选与评价、销售授信、招标投标、投资机构投资决策、社会组织的企业评奖评价、中央企业信息化考核、各类企业社会评价重要依据;
5、提升管理:通过咨询诊断及制度优化,提升企业信息化管理水平,以信息化工具规范企业发展;
6、团队建设:构建基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理念的团队,明确人员角色、职责及考核指标,使团队人员具备快速高效、责权清晰的团队协作能力,全员两化融合意识提升;
7、规避风险:通过顶层设计和运营体系,规避企业信息化建设常见问题和风险,护航企业良性发展;

8、竞争优势:以新型能力的培育作为两化融合工作的出发点和着力点,将技术进步、组织变革、流程优化以及数据分析利用等转化为企业的新型能力,提高竞争力。

以上就是擎标整理的关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的介绍,如果需要详细了解两化融合条件、评定流程、遇到难以解决的相关问题,欢迎联系400-182-7001!